首页 > 滚动 > > 内容页

青少年应该读什么书?怎样引导孩子阅读?三位委员支招→

2023-04-27 10:36:18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

青少年是“全民阅读”的主力军,青少年读书的质与量的提升,关乎青少年个体素质修养的培育,更关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那么,青少年应该读什么书?怎样引导孩子阅读?


(资料图)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古典文献研究室主任刘宁,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日报社北京论语编辑部主任尹文胜,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海淀区建筑行业协会会长张轲三位委员,共同畅聊阅读话题,探讨如何引导青少年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用书香陪伴青春、引领成长。

△4月20日,在江苏省东台市七里漾书店儿童阅读专区,家长带领孩子读书。新华社发(孙家录 摄)

书要有甄别地读

“现在的家长普遍都很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少家长给孩子买了书架,摆着不少书,但是如果问一问孩子都读过吗,那么答案很有可能让父母失望。”采访中,刘宁向记者分享了她观察到的一则现象:孩子的阅读量和拥有的图书量不成比例,从头到尾认真读过的书不多,能反复阅读的就更少了。

对此,尹文胜持相同观点并补充道,“跟我们这一代人比,孩子的阅读量增长迅速,和这个时代大家重视阅读有关系,和家长重视教育也有很大关系。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种阅读‘攀比’的现象,一些以兴趣为出发点的阅读,在以应试为目的的功利式阅读面前,也显得力不从心。”

“一些家长给孩子买书时,看到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在读什么书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去读,有的家长还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强加给孩子,自己读什么书,也让孩子跟着读,甚至让孩子读一些大部头著作,没有考虑到孩子自身发展情况和兴趣所在。”尹文胜进一步解释,这种现象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体现了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却超越了孩子的心智发育阶段,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因为不少家长‘鸡娃’,青少年的阅读现在已经‘卷’起来了,但一些青少年尚未具备良好的阅读鉴别能力,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来扫清他们阅读路上的‘绊脚石’。”在张轲看来,青少年阅读选择多、进化快、时间紧,在良莠不齐的海量阅读冲击下,如何进行甄别成为家长和青少年的必修课。从这个角度来说,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正能量,依然任重道远。

多读经典终身受益

“我是研究古典文献的,日常要看很多书,书桌上堆满了书。有一次我看到儿子也在自己的桌子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俨然一副‘小学究’的样子。我就问他原因,他说:‘妈妈,我也要多读书,长大后像你一样有学问!’”采访中,刘宁委员分享了一则自己影响儿子读书的故事。

在委员们看来,让青少年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群策群力、久久为功。不过,三位委员不约而同表示,家长在青少年阅读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其中,家长的身教远胜于言传。”

“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既是兴趣点燃者又是习惯监督者,既是共读参与者又是阅读示范者。”张轲表示。

在张轲看来,家长要做好孩子的阅读榜样。“家长要以身作则,在青少年没有具备阅读鉴赏能力的时候,指导并引领孩子们读最能体现人类文明精髓的书,将他们引领到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之路上。要摒弃功利思想,立足孩子终身学习发展长远考虑,让孩子在阅读体验与感受中,自觉培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

刘宁也呼吁,家长要真正参与到孩子的阅读过程中来。“家长要抽出空来,陪孩子读读书,形成互动,谈论、分享阅读感受,让孩子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兴趣,构建和谐的家庭阅读氛围。”

“青少年处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要阅读经典,多诵读、背诵古诗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对于人的文化底蕴的涵养和文化自信的形成大有裨益。”尹文胜表示,青少年重读经典,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为了走向未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是会流动在孩子血液里的,它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胸襟、眼界和气质,滋养精神,提升格局和气量,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定要重视青少年阅读。”尹文胜说。

刘宁还呼吁,一定要倡导青少年读经典,刘宁指出,多读国学经典有利于提升孩子们的身心涵养;像《古文观止》唐以后的文章,特别是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岳阳楼记》等文章,青少年时期阅读可以终身受益。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3年04月26日 第09版)融媒体记者:李京 李木元 王星星版面编辑:贺春兰 朱英杰新媒体编辑:黄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