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经过几代翻译家、出版家不懈努力,中文的阅读和书写姿态,终于从前代人的‘到世界去’到“在世界之中”。”今年《十月》杂志创办全新栏目“全球首发”,评论家、《十月》杂志执行主编季亚娅认为,如果说从前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之间存在“时间差”,这一次强调的是“同时性”。
刘文飞、董强、薛庆国等翻译家齐聚“十月SKP会客厅”分享“全球首发”话题。这个栏目陆续邀请勒克莱齐奥、库切、阿多尼斯、平野启一郎、沃多拉兹金等各语种最具代表性世界知名作家,将他们从未发表过的新作,经由中国资深翻译家译介,在《十月》以中文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表。而刊发这些作品的《十月》构成一个小型的世界文学现场。
比如今年首期,石一枫的北京海淀小区、万玛才旦的西藏、梁衡的北方农村土炕、刘汉俊的楚地青铜,与勒克莱齐奥的毛里求斯岛,共同组成某一种世界故事的版图。业内评价,这些作品对于现实经验的书写与呈现,溢出了通常阅读理解中的关于中国与世界的刻板印象;中文因而变成一种有参照系的文学,广大读者也因此获得关于同时代外国作家当下写作实况的更真切感受。
一本理想的杂志可能近似于阿甘本的“瓦堡图书馆”,可以提供足够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提供足够广阔的参照系视野。“也许读者是为了勒克莱齐奥而翻开一本杂志,但是他会在这里意外发现了沃多拉兹金。有时候,杂志甚至只是擦亮一点偶然性的火花,就能激起新的交流和创造灵感。”季亚娅表示,《十月》杂志希望让不同的、多姿多彩的声音和文学形态,同时进入中文语境,构成中文阅读者和中文写作者将来的灵感方向;也愿为世界文学现场,提供中文特有的审美、感知和表达方式。
俄语翻译家、首都师范大学燕京讲席教授刘文飞,是“全球首发”概念最早提出者和栏目共同策划人。他表示,《十月》这些年已经拥有了国际化文学背景,“全球首发”是它顺理成章的延展。“与沃多拉兹金以前作品不同,《水镜的裂隙》是作者专门为中国读者而创作的小说。它同时也是一篇写给同行、特别是中国同行的小说。”写作前,作者特意与译者刘文飞讨论创作提纲,最后以“作家的劳动”为主题,创作出了这篇作品。
“向勒克莱齐奥约稿时,他将自己最喜欢的新作《护身符》给了我们。中国对世界文学的翻译,已经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我们对世界文学的介绍是全面且同步的。”法语翻译家、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董强点评,《护身符》中的毛利人文化远离人们熟知的巴黎,写起非洲、南美、中国,有一种跨越全球的世界视野,勒克莱齐奥提供了“另一个世界”。
他以法语翻译为例谈到,这十几年法国连续出了三个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莫迪亚诺、去年的埃尔诺,“每个作家出来的时候人们都发现已经有中文译本了,这在其他语言和国家中不一定做得到。在翻译领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说后译,另一种是同声传译。”而“全球首发”比同声传译还厉害,那边话还没说,你这边就听到了。这说明中国的翻译水平之高,以及翻译覆盖的领域之广,而翻译水平正代表了一个国家文化水平,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文学阅读群体。“全球首发”可称之为“文学同传”。
阿拉伯语翻译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薛庆国是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主要中文译者。“《十月》杂志这一做法,在世界文学同时性的坐标中来看中国文学,或者在中国文学内部去看到世界文学,是对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世界视野的认同与实践。”谈到约稿,阿多尼斯几乎不假思索就同意了。“这是因为阿多尼斯对中国情有独钟。他曾14次来到中国,早在1980年就第一次到访中国,受到夏衍等20余位中国作家热情接待。而2018年访华,阿多尼斯留下中国题材诗集《桂花》。薛庆国因对《桂花》的翻译,先后获得“袁可嘉翻译奖”和“鲁迅文学奖·翻译奖”。
日语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审秦岚谈到,日本作家平野启一郎特意为《十月》和中国读者写了一篇新作,他的特点是思辨、提升和抽取,并表示十分期待“全球首发”作家们的线下交流。
多位翻译家谈到,文学期刊应是广阔而多样的,可以借鉴世界文学版图中来自不同语言、国别的传统,使之成为世界文学的宽广平台。但中文如何变成世界一流的文学语言,我们的期刊如何变成世界影响力的文学期刊,还需进一步思索实践。